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1篇
  免费   136篇
  国内免费   254篇
安全科学   365篇
废物处理   55篇
环保管理   137篇
综合类   1005篇
基础理论   279篇
污染及防治   127篇
评价与监测   62篇
社会与环境   48篇
灾害及防治   63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119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9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立空气质量预报模型,预测污染物浓度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传统的空气质量模型CMAQ对污染物浓度的预报精度并不理想。对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和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的空气质量预报修正模型,并使用哈里斯鹰算法(HHO)对模型的超参数进行优化;用CMAQ模型对上海市2022年12月六种大气污染物(SO2、NO2、PM10、PM2.5、O3、CO)浓度的预报数据以及监测站的气象数据和污染物浓度实测数据作为HHO-CNN-LSTM模型的输入,对CMAQ模型预报结果进行修正。使用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绝对误差(MAE)和一致性指数(IOA)作为评价指标。结果显示,修正模型显著提高了六项污染物浓度的预测精度,RMSE减少了73.11%~91.31%,MAE减少了67.19%~89.25%,IOA提升了35.34%~108.29%。同时针对HHO算法陷入局部最优而导致修正模型对CO浓度预测效果不佳的问题,使用高斯随机游走策略对HHO算...  相似文献   
2.
以重庆某一地铁区间隧道为原型,搭建了1∶15小尺寸隧道试验台,通过小尺寸试验与FDS 6.5.2数值模拟开展隧道顶部烟气温度分布及分层规律研究。基于Newman提出的烟气层分区条件,研究了不同纵向风速下的烟气分层现象,提出了烟气稳定层化长度的概念,并分析了火源热释放速率及断面型式对烟气层化长度的影响。试验证明了Newman提出的烟气分层计算方法是可信的。结果表明:纵向风速较小时,火源下游能呈现烟气分层现象;烟气稳定层化长度受火源热释放速率影响较大,随热释放速率增大而增大;隧道高度的变化对烟气稳定层化长度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
科学度量人居环境自然背景的适宜性,有助于合理引导人口分布与流动,促进区域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运用GIS技术,以250 m×250 m栅格为基本单元,选取气候、地形、水文、地被、自然灾害等因子,构建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评价模型,定量测评安徽省人居环境自然适宜程度,剖析各类型区的适宜性和限制性。研究表明:安徽省人居环境指数介于33.64~74.58之间,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总体较好,绝大部分地区适宜人类居住,适宜性在空间上大体呈现南高北低的态势,与现有人口分布格局相反。一般适宜区面积最广,占安徽省总面积的46.08%;比较适宜区次之,占31.29%;高度适宜区占22.54%;临界适宜区面积最小,仅占0.08%。安徽省近61.16%的人口分布在一般适宜区,高度适宜区与比较适宜区人口所占比例不足40%,临界适宜区人口极为稀少。地形起伏度和水文指数是造成全省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分异的主要因子,测评结果较为客观地反映了安徽省人居环境的自然本底。全省人口生存与发展的空间较大,人口流动与集聚的适宜范围较广。 关键词: 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栅格;GIS;安徽省  相似文献   
4.
垃圾填埋场污泥坑原位修复工程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垃圾填埋场内污泥坑的存在严重影响填埋场竖向扩建和填埋堆高。对某垃圾填埋场内污泥坑进行现场勘察取样、原位测试与室内实验,获得污泥的分层及沿深度变化的物理、力学特性,并针对不同分层的污泥,提出表层垃圾清除、污水抽排、泥水混合污泥土工管袋脱水、流塑、软塑污泥原位固化综合处理方法。对污泥坑抽排污水过程中垃圾堆体边坡进行渗流稳定分析,发现渗滤液水位快速下降将导致污泥坑垃圾边坡滑移失稳,在污泥坑治理过程中应采取相应措施。根据污泥坑上覆80~120 m垃圾堆体沿原位固化污泥滑移稳定分析,获得污泥坑原位固化处理强度指标,不排水抗剪强度Cu为40 k Pa。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雾霾天气在中国大面积频发,PM_(2.5)已经成为中国大气颗粒物污染的首要污染物。对中国近年来PM_(2.5)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分析了城市大气及室内环境中PM_(2.5)的来源,阐述了PM_(2.5)对大气能见度、人体健康及人们行为方式的影响,介绍了室内外关于PM_(2.5)的相关性指标以及PM_(2.5)控制的最新技术等,最后对相关研究前景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探明旱地红壤细菌群落特征及玉米生产力对不同有机肥处理的响应,基于自2002年设置在中国科学院鹰潭红壤生态实验站的有机培肥长期定位试验,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研究不同有机肥(不施肥,M0;低量有机肥,M1;高量有机肥,M2;高量有机肥加石灰,M3)处理下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和结构以及玉米生产力的变化.结果发现,与M0相比,土壤pH、有机质(SOM)、全氮(TN)、全磷(TP)含量和玉米生产力在不同有机肥(M1、M2和M3)处理下均显著增加,其中M3处理的提升效果最佳.施用有机肥显著提高了土壤细菌群落的Shannon、Evenness、Chao1与ACE指数,重塑了细菌群落结构.基于随机森林模型分析,土壤性质中的pH和TP显著影响土壤细菌多样性,而pH、SOM、TP和TN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影响显著.相关性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土壤TP和SOM可以通过改变土壤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组成间接影响玉米生产力.研究结果从指导我国南方红壤区农田合理施肥的角度,为农田土壤质量提高及耕地产能提升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高效、低投入地处理电焊烟尘,得到过滤系统净化电焊烟尘的最佳设计参数,选择ICEM-CFD软件建立栅过滤系统的几何模型并进行网格划分,选用标准(Standard)k-ε模型、离散相模型(DPM),利用FLUENT软件对电焊烟尘过滤效率主要影响的单因素进行模拟计算。研究结论表明,用栅过滤系统过滤电焊烟尘颗粒时,振弦栅的栅丝直径、间距所决定填充率是过滤效率的直接决定因素;栅丝层间距是过滤效率的间接影响因素;通过探究振弦栅对电焊烟尘过滤效率的影响规律,进而为振弦栅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以酸改性凹凸棒土(ATP)为载体,活性炭为添加剂,制备负载铜、锰过渡金属氧化物的凹凸棒土-活性炭催化剂。以印染废水生化处理后出水的COD和色度为处理对象,考察了不同的催化氧化条件,即凹凸棒土与活性炭的比例、pH、H_2O_2和催化剂的投加量对印染废水深度处理效果,并利用SEM、XRD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室温25℃时,催化剂载体中凹凸棒土与活性炭的比例为2∶1,H_2O_2加入量为理论加入量的2倍,即2.4 mL·L~(-1),pH值为4,催化剂的使用量为15 g·L~(-1)时,COD和色度的去除率最佳,分别达到93%和90%。扫描电镜结果表明铜、锰以颗粒的形式负载在催化剂的表面,XRD结果表明在催化剂载体表面,活性组分的存在形式为CuO、MnO_2。  相似文献   
9.
10.
四氟化碳(CF4)是《京都协议书》规定与管控的典型非二氧化碳超强温室气体之一。随着铝电解、半导体等工业活动规模的不断扩大,CF4排放量持续增加,加剧了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质量,同时阻碍了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碳达峰行动方案的落实,加大CF4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控制力度已成为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达成的重要支撑。本文对CF4的来源进行了系统地分析,阐述了CF4主要行业来源、排放特征与生成机制。在综述了CF4源头减排措施的基础上,分析了CF4源头减排的局限性与末端处理的必然趋势。重点针对CF4的末端处理,从物理和化学处理技术两大类方向总结了深冷分离、吸附法、膜分离、热力燃烧、热催化分解、等离子体高能分解、电催化分解等七种末端处理技术,阐述了相关方法的基本原理、应用案例和技术发展现状;根据各项技术的分解效率、温度、产物、能耗等参数,对比分析了技术间的优缺点;基于末端处理技术的行业需求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